上海.現場-黨

作者: 劉芳榮 | 中時電子報 – 2013年7月10日 上午5:30

中國時報【劉芳榮】

最近兩周和台商客戶間的問候語不是「呷飽沒?」, 而是「哪家銀行利率比較高?」

託大陸銀行鬧「錢荒」的福,尤其是六月三十日前,有些銀行為了吸收人民幣存款,居然開出年利率超過一○%的瘋狂條件,不少台商從六月中就呼朋引伴,把周圍能找到的人民幣資金全集合起來,用「團購」作法,看誰給的利率高,誰給的條件好,就把人民幣存給這家銀行。我問一個台商朋友,發這種「國難財」不會良心不安嗎?他義正辭嚴地回答,他既是幫銀行,又是幫「黨」穩住金融體系,做「好事」怎會良心不安…。

不管是一百多兆人民幣的M2,還是三兆多美金的外匯存底,大陸都是世界第一,再怎麼看,大陸也不差錢,說大陸「錢荒」,言過其實了,大陸可是美國當今最大的債主,而且大陸至今還是「以黨領政」,甚至還維持「黨指揮槍」的傳統,這種體制在太平盛世也許無法讓人印象深刻,但面對危機,一人說話絕對比很多人七嘴八舌來得有用,所以「錢荒」背後不是沒錢,而是人民幣沒去到該去的地方,這點和鬧歐債的國家米缸裏沒米,情況截然不同。

「錢荒」不需要擔心,因為人民幣終究還是會聽「黨」的話,流向該發揮作用的地方,台商真正該擔心的是「人荒」,大陸的九○後,也就是現在二十出頭年輕人,心裏想的早就不是「黨」,很多年輕人寧願窩在家裏,也不願意外出打工,造成台商工廠找不到人,迫使工廠必須全面自動化,如果工廠依賴設備不靠勞動力,那把工廠蓋在台灣,再把東西賣到大陸不就好了,反正有ECFA,不就是多點運費罷了!

在大陸,只要用的是加法,講總量,講GDP,講總值等等,大陸在世界排名絕對名列前矛,但如果用的是除法,講平均值,講人均收入,講人均資源分配,那大陸大概就只能敬陪末座,這種特性,像不像錢雖多,卻在鬧錢荒,人雖然有十三億,但卻找不到人願意工作是相同的道理。

我們得回頭看看,台商當年去大陸的理由還在不在,土地便宜?招工方便?成本很低?優惠政策很多…?如果這些誘因都不在了,再來怎麼辦?雖然「黨」能做很多事,「黨」也一定管得了人民幣,但「黨」肯定喊不動年輕人到工廠裡上班。

(本文發自上海,作者劉芳榮為富蘭德林事業群總經理,

從事律師、會計師、投資銀行業務)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