貨幣戰燎原 投資人爭相投入炒匯

自由時報 – 2013年2月18日 上午4:24

編譯楊芙宜/特譯

進入2013,外匯交易顯得格外熱絡。全球經濟形勢展望明顯比去年看好,資金不約而同出現由債市流至股市的「大轉向」;同時,外匯市場正擺脫景氣循環谷底。日圓急遽貶值掀起新一波貨幣戰之際,外匯投資人也磨刀霍霍,積極尋找進場的絕佳機會。

德意志銀行外匯分析師薩拉威洛斯(George Saravelos)認為資金「大轉向」(Great Rotation)有利於外匯交易。「資金『大轉向』的開始,恰與外匯市場從谷底回升同時發生,對外匯投資人來說,這意味也許正走向週期性『牛』市循環。」

他預期,首先,歐元將帶頭在資金大轉向初期走強,歐元對各種貨幣的弱勢情況已經結束;接著,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長期主導匯市交易的「風險切換」(risk-on, risk-off)模式正在式微,全球極端風險降低下,政策改變與投資人資金流動都將對各國不同國情更為敏感。

金融海嘯後,市場普遍存在著基於全球經濟連動的「風險切換」操作模式——不確定性升高時避險,資金流入相對安全的美元資產,美元匯率上揚;信心增強時風險胃納變大,資金則轉向風險資產,美元匯率下跌。然而,新年以來,華爾街分析師紛紛指出,投資人重回對經濟基本面的關注上,買賣決定更偏向各國經濟成長、利率前景等情況。

野村證券紐約首席外匯策略師諾德維克(Jens Nordvig)說,過去幾年來,市場一直受到歐美情勢撼動投資人心理的影響,「現在,交易員開始較正常思考貨幣政策與經濟基本面的情況。」

高盛資產管理公司總裁歐尼爾(Jim O’Neil)清楚點出,日圓去年11月中以來急遽貶值,即受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更積極貨幣寬鬆與財政刺激政策影響,賣方把日圓走向聚焦在二年期美日利差的策略已經不再有效。

全球主要央行為了帶領各國走出二戰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,試盡各種方法,包括把基準利率降到三世紀來低點、大量購買資產採行寬鬆貨幣政策、以低於市場利率優惠貸款協助銀行資本重整等,但2008、2009年金融危機時期達成貨幣間不互相競貶的默契,已被日圓急貶後局勢所打破,過去5年來外匯市場相對穩定的情況不再。

除日本外,近期公開宣示欲積極管理外匯政策的國家還包括:設定更低匯價的捷克、瑞典、澳洲,出手阻升的墨西哥、巴西、哥倫比亞、秘魯與亞洲的台灣、中國、菲律賓、泰國等,還有對外國投資熱錢課稅的南韓、哥斯大黎加。

那麼,外匯投資人該如何因應似乎有愈演愈烈跡象的全球貨幣戰爭,從中找到可以切入的投資機會?駐倫敦金融專欄作家、《破產:希臘、歐元和主權債務危機》一書作者林恩(Matthew Lynn)指出,當一國央行決定要操縱貨幣價格,該國貨幣匯率就會受到影響,問題在如何做出正確判斷——選擇正確交易方向,自然就能獲利。

作空小國貨幣 有賺頭

他建議,第一、從小國家央行可能採取的行動下手。歐元、日圓等主要貨幣被廣泛持有、交易與做為外匯準備,匯率要操縱的困難度高,但較少人會注意到次要貨幣的變動,一旦小國家央行若進行干預的成功機率大,投資人作空這些貨幣,就比別人更有機會獲勝。

第二、掌握經濟基本面,順勢而為。若一國經濟基本體質疲弱無力,央行能壓低該國貨幣匯率的機會就比較高,這也提供了作空機會。第三、以黃金做為保值的備案。一旦各國央行展開新一輪貨幣競貶,任何貨幣紙鈔計價的黃金價格勢必上漲。

林恩強調,上述建議不保證一定能賺錢,但至少在央行刻意壓低匯率時,應可保全部分財富免於損失。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